17书吧 - 其他小说 -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83

分卷阅读383

    里牵挂和担忧的事一多,人就变得浮躁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参议部的幕僚们获知建文的事有了着落,便商议起“皇宫”的位置。朱恒提出只能称作“行宫”,因为除了京师和南京,别的地方都不算大明的根本之地,如果贸然新设一个都城皇宫,会让天下人觉得建文君这边的政权不够正统。于是大伙儿敲定称谓为行宫。

    行宫所在的位置,也是能颁发诏令的城池将是朱雀军的中枢之地,可选的地方有四个:长沙,常德,岳州,武昌。都是湖广的重镇和富庶之地。

    一开始有人认为常德或岳州较为合适,但其中有个弊病,这两座城池周围水网复杂且位于洞庭湖畔,洞庭广阔的水域又连接长江、极利于细作藏身,上岸就是朱雀军中枢,将来恐怕要变成细作探子活动的乐园,防不胜防;也可能让一些重要人物处于不必要的危险中。

    长沙距离大军活跃的地方太远,并不适合。最后一个武昌城也不能尽善,照样位于长江之畔,又靠近交战火线;一旦战事不利,武昌一失,中枢就要玩完。最后张宁出来支持了武昌城,他说此地是逐鹿天下的立足点,朱雀军不能被赶出此地,也不容有失,故中枢设于此地没有后退的余地。

    武昌城,原湖广的三司治所所在,控扼十六府。诸臣都相信建文帝在此登上皇位,有足够的威望统率诸地。

    张宁一面亲笔传令常德的周梦雄复杂派人押送军火,实现对建文那边的承诺。一面让朱恒保持与郑洽的联络,商量谈妥迎接建文帝的具体事项以及礼仪等准备。

    在宣德二年结束之前,周梦雄派出的人马已经自长沙出发,其中并有太子派来做向导和监督的人。张宁急不可耐,力图劝说郑洽让建文帝尽早到武昌……因为他和不少幕僚都预感到京营的后续人马还会西调,眼下面对的是空前的危险,朱雀军不仅要收拢人心及早稳固内部的人心,还要的动员湖广已占地区的兵力物力,这些都系于一个真正能让人们信服的名份。

    第三百三十四章皇帝驾到

    宣德三年正月,经过诸多繁琐的过程,大明王朝第二代君主终于到达了武昌城外。

    武昌城正月里竟然下了一场雪,大雪。不过长江南岸的雪不过是一场视觉盛宴,表面看起来天地突然间银装素裹,但雪太轻太容易化,和北方层层叠垫的厚重积雪全然不同,这里的雪一脚踩上去就见泥了。

    张宁率众官在城外数里地静静地等候着,为此他特意穿上了特制的黄色新袍服,以及一顶乌纱翼善冠,以示皇室成员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还没等到朱允炆的队伍,只见一匹快马先从城门口奔驰而来。此时从南门到府前街的主干道已经清理戒严,除了朱雀军官署的人有什么事儿,没人能在这条路上骑马。

    果不出其然,来的人是一个年轻官员,穿着灰色的袍服不同于地方衙门里的官吏。年轻官儿在远处和一个侍卫队正说了两句话,便径直快步走到张宁旁边,小声说道:“刚刚参议部才收到公文,从常德来的,‘武昌营’的探马在江上发现大型船队,船只数量庞大整条江上都是,已经靠近归州……”

    张宁听得忙问:“探清楚哪里来的?”

    官儿答:“四川来的川军。”

    张宁心下“咯噔”一声,心下陡升烦躁。四川的门户是夔州,川军抵达的归州已经东去夔州百里之遥,完全进入了湖广地界;朱雀军的探子竟然在大军到了归州才发现?这也怪不得周梦雄,他经营的毕竟主要是军务,只有斥候无法将触角伸到太远的地方,军营中也没有专门负责情报的机构。

    莫名地张宁觉得四川的地方军组成大营之后不能小窥,这主要是一种直觉。不论唐代时剑南兵就勇猛,张宁道听途说许多故事,抗日时期川军就特不怕死,红军也吃过四川军阀的亏。西南盆地一向都是中国的大后方,远离火线,但川军给他的印象不是什么软茄子,却不明原因。

    但是一股大军在四川全境动员,又征集船只粮草,大摇大摆地顺江而下,劳师动众的声势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;姚姬的内侍省负责情报收集,他们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?或是内侍省的探子根本没有关注四川那边……可对于长江中游的朱雀军,上游地区本身就是一个战略重心。可能是因为内侍省的人根本不了解朱雀军的战略。

    他心里寻思了一会儿,只见官道上一众黑压压的人马已经出现在雪地里,只好对那官儿道:“你先回官署,这边的事办好了,本王与朱部堂会赶到官署,到时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官儿抱拳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等到马队过来,让开大路,一辆四驾马车在前呼后拥中出现在张宁等人的前面,天子仪仗几乎俱全。有龙旗十二、布旗六十四,大车前有黄麾仗、黄盖、华盖、曲盖、紫方伞、红方伞、雉扇、朱团扇……并有各种节、仗、剑、刀、戟。这一番依仗排场都是参议部cao办的,之前在山里的建文帝恐怕短时间内根本cao办不出这些骑兵和车马依仗。

    整个队伍浩浩荡荡,五颜六色,各种器仗连张宁这个做过礼部官的人都搞不清楚,各种象征意义,各种与天合体。但张宁不懂,总有人懂,建文身边的文臣二十几年后居然还弄得清楚这些礼仪。

    就这么一副庞大的排场,一般人见了就会从心底冒出敬畏之心来。不过张宁心里还是清醒,他明白这些作气势的东西,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和经济基础支撑,根本没有一点鸟用。

    四驾大车靠近时,张宁便毫无压力地跪伏在了雪地里,在古代下跪不过是一种下对上的常见礼节而已。众官随即也跪伏在冰冷的雪中。

    张宁的手按在地上,表面的松散雪花犹如棉花糖一样没有实感,手掌很快就触到了冷冰冰的泥地。他高声喊道:“儿臣湘王朱文表,恭迎父皇!”

    这时大车停了下来,在一个太监的搀扶下,一个人从车上走了下来。只见到黄色的袍服下摆,露出靴背,张宁情知是建文帝,却不能抬头看他长什么样子。当皇帝走到面前,他跪在地上时,如果突然抬头去瞧脸,显然是十分不敬的行为。

    “文表平身。”一双手从长袖里伸了出来,亲自上来扶起张宁。声音温和而和蔼,竟让张宁心里有些温暖,突然认一个陌生人作父因此少了些心理抵触,当然就算十分抵触也是要认的。

    张宁被从地上扶起后,这才从余光里看清建文帝的模样,这是他亲眼看到建文本人。说来这是张宁见到的第二个明朝皇帝,个皇帝是宣德朱瞻基没登基的时候。建文的两鬓是花白的,脸上也有许多皱纹,不料长相却是十分不赖,身材高但和画像里挺着肚子的皇帝印象比起来有点瘦,背不驼一副仙风道骨的气质,五官端正目光有神,两腮的皱纹特别多让脸显得长,可面相却让人感觉和蔼可亲……不过想起来建文帝才五十岁,眼前这副模样确实有些显老了,看上去好像六十岁的人一般。

    建文朱允炆一手就捉住了张宁的手腕,携其手道:“天寒地冻,你随朕同车。”

    张宁不好拒绝,忙道:“臣谢恩。”

    转过身时,只见地上跪着的人中间,朱恒等几个人微微抬起头来,或许是张宁独自上车让他们有些不放心。但张宁倒是没觉得有什么,虽然建文对他来说等于是陌生人,但这里是武昌城、朱雀军上下的巢xue,况且建文此时害他有什么好处?

    张宁上了大马车,被赐座。接着马车就缓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