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书吧 - 历史小说 - 三国:汉中祖在线阅读 - 第十二章陵邑

第十二章陵邑

    时入六月下旬,距离平定关中,已经过了快小半年的时间。关中之战的封赏也已基本落实,大量的钱粮从府库中划出,奖赏的农田也已经从当地的郡县划拨出去。

    大汉国内大体上又进入了和平发展期间,只不过在边陲地带上并不太平。刚上任的朔方都督邓艾领军,与张嶷迁北地郡旧民回西套平原,在(今吴忠市旧址)上重建郡治。原县名的富平也被刘禅改成建兴,以年号命之,寄托非凡的希望。

    邓艾在西套平原,借着大汉的威望以及河西鲜卑的帮助,与河西诸胡互通有无,用钱财赎买流落入胡人手中的汉人百姓,聚集人烟,以为复土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上郡太守阎宇在宿嘏的配合下,击败盘踞于高奴旧城(今延安市)南匈奴分支部落稽胡分支小部,将数千稽胡百姓编户齐民,修筑旧城以为御外敌。而河西郡太守王嗣领军沿着黄河北上,寻汉人人烟,筑小城屯兵安民。

    江州地区,江州都督邓芝统率左白甲卫,于巴地的賨人、蜑人之中招募卫户,或征讨深山内不从蛮夷。

    河湟地区,护羌校尉马谡在秃发鲜卑元氏的帮助下,为左青甲卫募羌胡,寻善弓骑者入户。

    南中地区,庲降都督马忠将刚抵达南中的左赤甲卫调往兴古、永昌二郡,让他们在指定的区域内让发挥,禁止违背军纪即可。

    经过李恢长期的治理,南中七郡靠近蜀地的几郡颇是安定,少有不从的蛮夷部落。因此马忠继任李恢职位后,为进一步对南中的管理,主动将治所迁到建宁郡味县,处在汉夷的之间,加强对夷人的管理。

    上一次牂柯郡、兴古郡的獠人起兵作乱,并非南中不宁的代表,而是大汉对南中深入控制的表现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李恢在职期间重点治理靠近蜀地等郡,轮到马忠上位将大汉的触角往外延伸,目前重点治理兴古、牂柯二郡。此二郡乃大汉与交州的交界处,顺流隅水、周水南下,可以抵达东吴交州等地。

    至于永昌郡的话,在大汉的最南端,郡内领土包括缅甸北部的部分地区,大汉在这也只不过是控制几座县城以及附近的村落,大量领土及蛮夷难以深入管控。

    因此左赤甲卫入深入南中征讨南蛮,也可以看作是大汉增加南中地区控制的表现。而且白甲卫以往也会深入南中,降蛮人部落编户为种邑,或俘虏为奴。

    加上即将在七月份准备征讨汶山羌的右三卫,可以说大汉四面向蛮人动手,以获取蛮夷人口以及三卫兵丁。

    不过此时的刘禅没有着急出征,而是在朝殿上召见众臣,商议国事,叮嘱相关事宜。

    太常杜琼手持笏板,出列说道:“启禀陛下,今我大汉光复长安,又以长安为陪都。敢问陛下,是否废立南陵,于长安新建陛下陵邑。”

    刘禅的皇陵,号为‘南陵’,与老刘的惠陵(北陵)对望。

    南陵在刘禅的登基之初,便开始修建。不过为了支持北伐,南陵修建一直是小打小闹,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。现在大汉光复长安,以大汉未来的规划肯定要迁都长安,那么皇帝的陵墓需要修建在首都附近,南陵也失去了他的作用。

    侍中鲁芝进言,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也以为杜太常之言,颇是有理。陛下可于长安重建新陵。并启陵邑,迁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于新陵,赐上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冢地、第宅,以入长安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廷众臣脸色微变,看了鲁芝几眼。杜琼心中暗暗叫苦,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启新陵的建议,会引出鲁芝建议陵邑制的建议。

    不过阶上的大汉天子刘禅脸色澹然,没有丝毫变化。显然众臣的表现态度,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西汉的陵邑制在早期是作为强干弱枝的工具,到了后面就是作为打击豪强、士族的工具。根据迁民人口的多少以及迁民高贵,基本是可以看出这位帝王执政期间的统治力如何。

    西汉时期,迁陵成功的两个桉例就是汉高祖以及汉武帝,两位皆是武功赫赫之人。

    李福劝谏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杜太常之言可行。只是若要从启陵邑迁民,恐有不利于我大汉北伐,还望陛下三思而行。”

    光禄勋裴俊出列,反对说道:“启禀陛下,今我大汉一州人口不及汉时一郡之民,今若擅迁百姓恐非议,所能迁百姓人数亦是不多啊!”

    刘禅脸色很是平静,说道:“鲁卿初入大汉,不知我大汉民众几许,人口如何,今后当以慎言为上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鲁芝应声退下。

    这让其他准备对鲁芝开炮的巴蜀大臣,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相比于廖立高傲的性格,新来的鲁芝实在太让人讨厌了。真就是仗着自己是关中人士,上疏启陵邑制。难道不知道迁去长安的士族,其多是在大汉任职的巴蜀官员的家族吗?

    在巴蜀居住的人,不仅是巴蜀本地人,还有在巴蜀地区生活十几年的荆州、东州人士。启动陵邑制,相当于是给这些人换了一个家,积蓄多年的家底、结交的人脉全没了。

    当初廖立献策给老刘迁陵建邑,诸葛亮听闻之后便以稳定朝局为上,给拒绝了。如今鲁芝出面试探,进一步说明了大汉士人现如今的态度。

    刘禅摇晃着冕旒,说道:“杜卿,朕之陵邑将于关中修缮。今后将多迁关东家资众者以及豪强于朕陵邑。”

    得到刘禅保证的朝廷众臣长呼了口气,也不再进言陵邑制问题。日后迁关东人,又和我益州人有什么关系。大汉若一统天下,我等乃兴复重臣,岂能和中原那些无君无父贼人臣子可以相比乎?

    “诺!”杜琼应道。

    大汉对于巴蜀豪强、士族的态度既拉拢又压制。拉拢他们出仕,以为大汉北伐助力;打压他们兼并田亩、隐藏户籍。若让他们迁家至陵邑,恐其心生不满,还不如借机拉拢人心,以让他们日后支持大汉推行陵邑制。

    毕竟刘禅承诺自己不迁,不代表着自己儿子不迁是吧!

    治国虽要公正,但打一派,拉一派此等权术,亦是不能少。

    尚书令蒋琬微正衣冠,说道:“启禀陛下,吴使殷礼在外求见,其乃替吴主恭贺我大汉光复关中而来,并奉上珠玑、翡翠、玳冒为礼。不知陛下是否宣其入殿?”

    刘禅上扬嘴角,缓缓说道:“有朋自远方来,岂能不见。何况其乃是我大汉盟友。宣殷礼入殿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周府的三国:汉中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