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书吧 - 耽美小说 - [红楼同人]红楼之林氏长兄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79

分卷阅读279

    避难似的,之前还来了兵爷把府外头围得水泄不通。这些已经够叫他们人心惶惶了,居然真的有人来抢家劫舍似的要杀要抢了!他们这可是闹市街上,周围的街坊都是非富即贵的,现下已经乱成这样子了?

林沫瞥了她一眼,站直了身子:很快的。

的确很快。

水溶同他早有约定,若果真要到北静王离开京师的地步,便由靖远侯府派人前去他府上,照顾老的老小的小。但是正如林沫所言,北静王向来是贪生怕死的墙头草,他这个时候抛下太妃、女儿出京,实在是不像话。而且也没听说有什么风声。这其中种种,未免让林沫想起了当年他偷偷跑去围场救水浮一命,只能跑到他府上来养伤的事儿了。

既然牵扯这么多,说明那边的局势已经一触即发了。

早解决早好。

齐三匆匆赶来,问了一声:老爷要出门?

你在家里头看着。我不信舅舅来了这一出,吴濂水就真觉得他忠心耿耿了。虽然我也就是个顺带的,但万一人家真的看我不顺眼,要再来一次呢?你放心罢。

齐三低头应道:老爷路上当心。

我才不担心路上呢。林沫冷笑道,要杀我的人可不在大马路上。

他一向心里有主见,真正的刀剑风霜,是在朝堂上呢。

果然,不等他进殿,恰好遇到的宋琪就问道:听说侯爷府上遭了贼子,可有什么大损失?不知道听说过吕小将军的事儿没有?

林沫安安静静看了他一眼,等着太监的通报进殿给给皇帝行完礼,恭谨而拘束地听到一声爱卿平身才站起来,瞅了瞅热闹的场景,心里倒是有些底子了,也不等杂七杂八的问题抛出来,皇帝先问:家里有什么损失没有?

两个护卫重伤,还有几个家丁也是受了轻伤。微臣家里倒是还好,不过马校尉和小梅大人,还有外头的那些兄弟,我却是没见着他们了。林沫规规矩矩地答道。皇帝问:你家里头有人同那伙子叛贼交手了?

交过手。

说是大名鼎鼎的银甲军。皇帝冷笑道。

微臣倒是没能早生几年,去见识见识吴大将军名扬四海的银甲军。不过微臣心想,这银甲军别的不说,一身盔甲打造起来就很是费力气,穿着这样厚重的盔甲,还能行动自如,该是练家子仔细练过的。这其中的人力物力,就是一笔大工程。这样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闹市,也是件奇事。

他睁着眼睛说瞎话,把本来直冲着他的矛头都转向了这起动乱的蓄谋已久上,虽然手段确实微妙了一些,但也着实是个切入点。皇帝心里暗叹了一声,问道:原先你同朕打了个赌,靖义伯去江南查织造余毅甯的事儿。他特意顿了一顿,底下旁听的大臣也开始窃窃私语,交头接耳。

符源去查杭州织造的事儿,他们的确是听说过,当时还笑称,这可是皇帝的两大宠臣的直接交锋,不过到底看得出来,皇帝还是更宠幸林沫,但也是立了军令状的,若是余毅甯当真清白无辜,林沫头顶乌纱帽估计不大稳当。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,谁知道老天助他,符源刚到了江南就出了事。即使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余毅甯干的,他给安排的宅子,他给送的歌女,出了刺客,他能脱得了干系?谁不觉得他是心虚、狗急跳墙呢?但真的说起来,就好像林沫跟水溶说的,余毅甯在那么个肥差上待了这么多年,家里头一点猫腻都没有?就算没有掺和吴廉水造反的事儿,光是每年进贡布匹的油水,彻底查起来就够他喝一壶了。符源和余毅甯又没有交情,同林家反倒有些干系,林沫之前又把事情说得这么重,符源就算看在当年林家为了山西那一场灾害死了十几个壮丁的份上,好说也得找点台阶给他下啊。

但事实证明,符源给林沫找的不只是台阶了,简直是瞌睡送了枕头,整件事情的脉络都被他摸清了。

甚至连他心心念念惦记了十几年的、那笔不翼而飞的灾银,都似乎有了去向。

北静王今年多病多灾的,刚有件差事要着他去办,又告病假了。皇帝也没细细地说这件事,倒是把话题扯开了,若不是你现在还得在家里呆着,真恨不得叫你跑一趟天津卫。

这是要他主动请命了。

其实不论从什么角度看,林沫这会儿都不应该去天津。他府上固然已经被吴廉水盯上了,可也被羽林军盯上了。吴廉水与其说是针对他,不如说是针对白时越。而且现在天津卫出了什么事他也不知道,水溶去了哪儿也没人同他讲,他好赖还要帮着照看北静王府但想了想,还是咬牙跪下道:臣恳请陛下,给臣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。

天津乃兵家必争之地。他留守京城,也不过是一个万事不知关门谢客的结局。虽然倒是能求得暂时安稳,可若是吴廉水真的有后招呢?若是羽林军这最后一道防线真的败在吴廉水的阴谋诡计之下呢?若是除了余毅甯等外,吴廉水还有其他的银钱来源呢?如今看来,就这次包围林家的银甲军看,吴廉水都不可能如水溶所猜,只靠扶摇翁主的船舱运进来几千人。这世间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一万而是万一。万一,这个王朝真的遭遇了危机呢?

听到皇帝这样的安排,其他人也面露难色。林沫两次冲到风口浪尖,说是运气差也有些过了,根本摆明了就是冲着他来的,还两次都有疑似白时越的人出现。别的不说,这当舅舅的有反叛的嫌疑,当外甥的不被关起来审问就足以叫人难以接受了,还要对他委以重任?这是哪门子的道理!

宋琪刚要开口,张鑫已经抢先一步:陛下,此事恐有不妥。林大人忧心国事,为陛下分忧之心,天地可鉴,然而他两次遇险,都是刀口上过来的,一介书生,只怕这几日还担惊受怕呢,这样子就叫他去天津,带多少人合适呢?他其实还有话没问出来

他去干吗呢?

皇帝倒是有些心神不宁了。水浮去了天津已有四日。头一日倒还好,看着卫驸马和马尚书交接清楚了,马尚书镇守天津,同虞斌交涉,秦王督阵,卫驸马回来主持京师安定大局。然而到了傍晚,情况急转直下,马尚书紧急传书回来,说是秦王没有通知一声,私自邀约王镛把事情说说清楚,还宴请对他出言不逊的诗人王渝等。天津的三位总兵,说好听点叫观望,说难听的,那就已经投了敌,这位小王爷自以为带的人手足够多,又是自个儿的地盘上,不必惧怕那么多,结果反倒被王镛束住了手脚。

王镛话也干脆,放出风声来:三殿下想要解释清楚吴敏峰吴大人的事情,微臣洗耳恭听。一桩桩一件件的,如今这院子里头的,都是我天津城的学子书生,三殿下同他们说清楚了,也就罢了。

这可真是件混账事了!

把人和一群读书人关在一起,这些人还有大半是今年落了榜的考生,有几分才名,几分傲气,几分落魄,有巴不得要巴结未来的太子爷上位的,也有图清高名声的。但不管怎么样,文人的脾气不会变。

他们众口一词,纷纷请三殿下说清楚,当年究竟是如何。

哪里还能说得清楚!

天津种种,皇帝自己也是心如乱麻。起初王渝不过是写两首歪诗,嘲笑三殿下判案糊涂,也罢了,本来就是那混小子的错,然而如今,那诗已经越写越不像话,扯到吴贵妃头上来了!他倒是懂得隐晦,然而其中的意思,多的是人去猜测。恨得皇帝不管这诗写的是什么,都想把王渝给撕了。

他其实也没好意思说出口。

派林沫过去,是打嘴仗的。

第292章王薨(四)

林沫与王渝的这场论道,经由说书人之口,传得世人皆知。连桥头卖艺的都能学上两句,还有不怕事的戏班子排过,把林沫与天津文人的这场舌战用通俗白话唱出来,倒是捧出了几个生角儿。只是再精妙清亮的戏子,模样再俊俏,到底是不能把那天生王侯的清贵傲气描摹一二。何况林沫在音象桥煮茶论道,随便什么人来辩论,他都说上一二,连续三天,茶越煮越浓,话越说越狠,可偏偏不管是来看热闹的,还是特特来同他辩上两句的,都不得不心悦诚服。

水溶得知林沫也到了天津的时候,已经是第三天了。

音象桥上照例被挤得水泄不通,在他来天津的第一日起,王镛等就公开邀他去钟鸣楼,在三殿下的见证下一叙。不过他也冷笑:我就在这桥上,人来客往,风吹日晒,不然念书拽文就给那么几个人听,谁都觉得自己说得对,也没什么意思。三殿下自己愿不愿意给文人争论判对错都难说,又何必拘泥。他已是王侯之尊,青衣玉冠,只带些许仆从,煮茶点茶之时,动作行云流水,从头发丝到手指间儿都自成诗篇,语气霸道,偏偏口吻措辞又疏离又客气,动静笑颦,当真应了那句翩翩佳公子。

要不这么多读书人,怎么偏偏轮到人家封侯呢。渐渐这么说的人便多了。

大抵这时代念过书的,都是一面口上谦虚,一边又悄悄地自诩文曲转世,若是科考落榜,或是仕途不顺,总是上头识人不清,不辨珠玉。柳郎林候名声大噪,一个锦绣文章鸿篇史书,身后留名,一个平步青云高高在上风头无两。只是别人说起来,大多也是定是占了身世的便宜、若我有他拿运气、都是俊秀公子哥儿,说不上攀上了什么人,这回当着平头百姓的面儿,公开地说道德谈时事,才叫人羞愤难看之余,明白自个儿是有差距的。

王渝本来也不过